6月30日,瑞金医院联合华为正式宣布开源其自主研发的RuiPath病理大模型,并同步启动“RuiPath病理大模型全球多中心计划”。此举旨在打破数据与技术的壁垒,通过构建一个开放、协作的AI医疗生态,加速人工智能在病理诊断领域的应用落地,应对我国病理医生资源短缺的挑战,推动精准医疗普惠全民。
从“瑞金方案”到“行业共享”
病理诊断被誉为疾病诊断的“金标准”,是临床治疗的基石。然而,病理医生培养周期长、人才缺口大、诊断流程繁复等问题,长期制约着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提升。在此背景下,以AI大模型为代表的智能技术,被寄予厚望。
瑞金医院党委书记胡伟国在开场致辞中指出:“AI的突破性发展,正推动医学诊疗从传统医学向数据驱动的精准医学跨越。我们希望通过AI,有效缓解病理医生短缺现状,显著提升诊断效率与准确率,助力实现全民健康。”
作为国内最早探索数字化智慧病理科建设的医院之一,瑞金医院自2021年起便与华为展开深度合作。今年2月,双方联合发布RuiPath病理大模型,引发业界广泛关注。时隔四个月,瑞金医院毅然决定将其开源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瑞金医院院长宁光对此阐释了深层考量:“AI如何从发布走到实际临床应用,是我们必须跨越的一步。单一机构的模型,即便能覆盖90%的肿瘤,仍有10%的盲区。只有通过开源,汇聚行业同仁的力量,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百分之百的覆盖,打造一个临床可用的大模型。开源,是为了共享,共享的目的是为了共同提高。”
此次开源的核心内容包括两大板块:一是RuiPath病理视觉基础模型,该模型基于瑞金医院积累的百万级病理图像数据,通过自监督学习生成,覆盖了我国约90%发病率的癌种;二是涵盖乳腺癌、肺癌等7大高发肿瘤的700张数字切片高质量标注数据集。同时,华为也提供了基于其基础设施的AI工具、实践指南等,旨在大幅降低其他医疗机构应用和开发病理AI的门槛。
技术创新驱动临床实战
发布会上,瑞金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医师笪倩详细介绍了RuiPath的最新进展与成果。RuiPath的研发,是瑞金医院在数据、算法、算力、存力上系统性创新的结晶。
在数据层面,瑞金拥有百万张量级的数字切片库,病种谱系全面,为模型训练提供了坚实基础。在算法层面,模型融合了无监督学习、视觉语言跨层表征对齐等先进技术,确保了模型的泛化能力与准确性。在算力与存力上,借助华为DCS AI解决方案,通过国产算力卡、ModelEngine AI全流程工具链及存算协同技术,实现了训练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显著提升。
在临床实战中,RuiPath已展现出强大性能。目前已覆盖19个病种、上百个诊断任务,其关键指标ACC、AUC、F1-Score均达到90%以上,将分钟级的阅片诊断提升至秒级响应。在与全球主流公开数据集的14项任务对比中,RuiPath在7项任务中达到或超越了业界顶尖(SOTA)水平。
启动全球多中心计划
一枝独秀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。为了克服单中心数据的局限性,确保模型在不同地区、不同人群中的普适性和可靠性,瑞金医院在会上正式启动“RuiPath病理大模型全球多中心计划”。
瑞金医院病理科主任王朝夫表示,该计划旨在通过跨中心协作,共享优质病理资源与模型应用,推动病理诊断的标准化与同质化,解决偏远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的难题,并为病理学研究提供更丰富的数据支持。多位国内外顶级专家及医院代表上台,共同启动了这一意义深远的计划。
华为公司副总裁、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博士表示,瑞金医院的开源是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里程碑。华为将持续提供稳固的“Data+AI”数字底座,并倡议行业共同推进医疗数据标准化、构建共享智能诊疗基础设施、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,加速AI在医疗行业的广泛应用。
此次发布会不仅是瑞金医院与华为合作成果的展示,更是中国医疗AI领域一次关于开放、协作与普惠的深刻实践。随着RuiPath模型的开源和全球多中心计划的推进,一个由数据驱动、多方共建的智慧病理新生态正加速形成,有望为全球患者带来更精准、更高效、更可及的诊断服务。
免责声明
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,转载仅作观点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版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